前阵子,我有个机会去了趟朝鲜。去之前,心里也犯嘀咕,那地方到底啥样啊?等真到了那儿,满大街的朝鲜姑娘,倒成了我最难忘的一道风景。
咋说呢?她们的美,不是那种让你一眼惊艳、刷一下划不走的网红脸。而是一种……怎么说呢,就像在老家旧箱子里,翻出的一件素色棉布裙子,摸上去柔软,闻起来有阳光的味道,让你一下子愣住,想起好多差点忘了的事。
啥叫“清纯”?先从那“一眼看上去”的感觉说起
咱也别整虚的,先说外表。
走在平壤大街上,你看不到露脐装、超短裤,也看不到大红唇、夜店妆。朝鲜姑娘们穿得,用咱妈的话说就是“挺正经的”。裙子过膝,衬衫扣子扣得严严实实,颜色也多是素净的蓝、白、灰。脚上蹬着一双高跟鞋,手里撑把遮阳伞,走起路来,腰板挺得直直的。
你可能会说:“这多土啊,一点都不时髦。”
是,跟咱们这边争奇斗艳的街拍比,是“土”。但这种“土”里,有种特别珍贵的东西,叫“得体”。她们的美,不是为了取悦谁,也不是为了在社交网络上收割点赞,就是一种对自己、对环境的尊重。
最杀我的,是她们的眼神和笑容。
展开剩余77%有一次在饭店,我想跟一个服务员姑娘合个影。你猜怎么着?我刚举起手机,她“唰”一下就脸红了,赶紧用手捂住半边脸,眼睛弯成月牙,笑得那叫一个不好意思。我当时就愣住了。
这种害羞,咱们这儿还有吗?现在的姑娘,个个自称“老铁”、“女汉子”,镜头前比谁都放得开。那种因为陌生人一句搭讪就脸红的样子,我好像只在记忆里,那个用钢笔传纸条的中学时代见过。
清纯的里子:脑子里想的,跟咱们真不一样
外表是内心的镜子。朝鲜姑娘的清纯,根子还在脑子里。
她们的生活环境相对简单,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诱惑。平时看的电视剧,都是歌颂英雄、赞美劳动的;读的书,也大多是经典文学。你跟她聊明星八卦、聊谁整容了、聊哪个包包是限量款,她可能一脸茫然。
但她们聊起自己的工作理想,聊起家里的弟弟妹妹,眼睛里是有光的。
听一个当地朋友讲,她妹妹上学时喜欢一个男生,愣是憋了整整三年没敢说。就只会每天早早到教室,偷偷往那男生课桌里塞一颗自家做的糖。毕业了,糖送了不少,话一句没多说。现在说起来,她妹妹还觉得那是段特别美好的回忆。
这事儿搁现在,咱们可能理解不了:喜欢不就追吗?搞这么多内心戏干嘛?
可你不觉得,正是这种“内心戏”,这种小心翼翼的喜欢,才特别珍贵吗?现在的爱情太快了,微信一加,照片一发,几天就能“官宣”。那种把一个人放在心里,反复咀嚼,连牵手都要鼓足勇气的悸动,咱们是不是早就丢了呢?
她们不会早恋,更别说婚前同居了。谈恋爱,那真是“谈”的,是并排坐着说说心里话,是互相鼓励努力工作。这种“慢”和“克制”,在咱们这个什么都讲究“快”的时代,显得像个古董,却又让人莫名羡慕。
“爱学习”不是人设,是她们真在看书
在朝鲜,你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公园的长椅上,地铁的车厢里,三三两两的姑娘捧着一本书,安安静静地看。那不是摆拍,是真看。
她们身上有一种“知性美”,不是学历堆出来的,而是那种对知识有渴望,对世界有好奇的状态。这跟咱们这边,很多姑娘抱着手机刷一晚上短视频,感觉完全不一样。
你说她们落伍吗?可能吧。但她们那种专注的神情,会让你觉得,这个姑娘的内心是丰盈的,是踏实的。她不需要靠外界的喧嚣来填补内心的空虚。
为啥她们能“清纯”?咱们为啥就“弄丢”了?
说句实在话,不是咱们的姑娘不好了,是咱们的环境太复杂了。
咱们被裹挟着往前跑,要独立,要强大,要赚钱,要抗压,不知不觉就活成了“女汉子”。我们不敢轻易脸红,怕被说成“装纯”;我们不敢轻易示弱,怕被当成“花瓶”。我们把那份女性天生的柔美和羞涩,当成了落后的东西,给藏了起来,甚至扔掉了。
而朝鲜姑娘,她们的生活还停留在咱们的七八十年代。没有铺天盖地的消费主义,没有复杂混乱的网络信息,社会的风气相对传统和保守。
所以,她们的清纯,是一种时代产物。对她们来说,那是生活的常态;对咱们来说,那成了回不去的“白月光”。
从朝鲜回来,我心里感慨了很久。
我绝不是说要回到过去,那种物质匮乏的年代有它的苦,咱们都懂。我也绝不是贬低咱们自己的姑娘,我们的独立、自信和拼搏,同样是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。
我只是觉得,在拼命向前跑的时候,偶尔也可以回头看看。
看看朝鲜姑娘,就像看看我们记忆里,那个穿着白衬衫、扎着麻花辫,会因为一句话就脸红半天的自己,或者自己心里曾经喜欢过的那个她。
那份清纯,那份羞涩,那份对感情的认真和郑重,是我们弄丢的宝贝。
所以,别再问“朝鲜女孩到底有多漂亮清纯”了。她们的清纯,不在于五官多精致,而在于那种状态,戳中了我们心里最柔软、最怀旧的那个地方。
发布于:山东省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